《医用微网雾化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发布,填补行业空白
进入11月,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流感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进入活跃期,全国多地医院呼吸科与儿科门诊量持续攀升。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方面信息显示,自10月中旬以来,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较低人群的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显著增加,儿童雾化治疗区经常排起长队。一位家住北京通州区的李女士表示,孩子咳嗽加重后,到医院做雾化不仅需要早起排队,还担心发生交叉感染,于是决定自行购买一台雾化器,在家按医嘱进行治疗。
在此背景下,“家庭雾化”逐渐成为众多家庭应对呼吸道疾病的新选择。然而,如何挑选安全有效的雾化器,成为消费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医用微网雾化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通过,专家支招破解家庭雾化难题
2025年11月5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的《医用微网雾化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查会通过线上会议与线下会议结合的方式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邓瑞德、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林江涛、北京医院呼吸科主任护师杨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主任护师李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主任护师黄静等5位专家组成了团体标准专家审查组,围绕医用微网雾化器的安全性能、技术参数、试验方法以及在医院临床上的使用效果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并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质询和审查,最终一致通过标准审定。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填补了行业此前在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规范空白,更将推动微网雾化器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 于丽君
与会专家就家长普遍关心的“儿童雾化注意事项”及“如何挑选安全有效的微网雾化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为消费者提供科学选购指导。
据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林江涛教授介绍,雾化治疗的核心是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通过雾化设备转化为微小颗粒,使其直接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病变部位,从而实现局部给药。该治疗方式起效快、副作用小,尤其适用于儿童及难以配合口服药物的老年患者。针对儿童雾化这一特殊场景,林教授特别指出:“儿童呼吸道狭窄、敏感度高,对雾化器的要求更为严苛,雾化药物的沉积量与药物疗效有非常大的关系。与第二代压缩式雾化器相比,医用微网雾化器在雾化领域是一项新兴的技术,雾粒从均匀一致的微米级网孔产生,直径大小可以控制到3-5微米,充分保证了雾化颗粒在下气道和肺泡的沉积量。”林主任还提到目前在科室使用的零感®医用微网雾化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病人在潮式呼吸的情况下就能充分地把雾粒吸入并沉积到下气道和肺泡,发挥治疗作用。

图: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林江涛主任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于丽君强调,近年来微网雾化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存在雾化性能不达标、安全性能无法保障等问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此次《医用微网雾化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明确规定了新一代医用微网雾化器的雾化颗粒直径范围、药物残留量、噪音分贝等关键指标,为临床治疗和消费者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一代零感®医用微网雾化器:打造品质新标杆
随着呼吸道疾病高发季持续,雾化器将成为更多家庭的“健康储备”。国内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紧随行业发展趋势,生产了多种类型的微网雾化器,推动气道疾病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于丽君、标准部专家李华在会后参观、了解了不同类型雾化器产品的性能、效果。由北京万生人和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零感®医用微网雾化器,其有效雾粒的中位粒径为4μm,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发布的《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中指出“有效雾粒粒径是指能够沉积于气道和肺部的具有治疗价值的雾化气溶胶微粒的直径,以3-5μm为佳”,其有效雾化颗粒占比达64.8%,药物残留量仅0.02毫升,运行噪音低至36.3分贝,充分满足临床治疗和家用场景的严苛需求。

自产品上市以来,零感®医用微网雾化器已服务超过500家医院,凭借优质的性能和口碑,获得临床、消费者及行业的广泛认可,并以其新一代网式雾化技术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